查看原文
其他

“电荷不存在”闹剧:民科新套路,科学圈该如何应对?| 今日话题

2017-05-10 奚应红 今日话题

第3887期


语 继“滴血测癌”后,重磅新闻系列又出第二弹:一篇题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很快,当事人被打假,云南大学声明查无此人;“背书”教授出面澄清,并未参与评审;论文发布平台以“作者涉嫌伪造身份”为由将论文紧急下线;研究内容也被物理系教授斥为“一派胡言”,改写教科书的科学发现成了又一出“民科闹剧”。这出闹剧有哪些新套路,科学圈又该如何应对?



诺奖得主背书、中科院发布、自媒体炒作:“改写教科书”的民科把戏有了新套路


号称“改写教科书”的发现最早出自一个叫“青年传媒”的自媒体号,因为标题耸动,引发疯狂转发,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中学物理全都白学了。


细看文章内容,更加了不得:作者是来自云南大学的科学家,相关论文和实验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得以发表在中科院的论文平台ChinaXiv上。正规大学出身、大师加持、权威平台发布,种种迹象都表明,改写教科书一说应该所言不虚?


“电荷不存在”的论文出现在中科院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上


然而,这一切都是套路。


所谓“云南大学科学家”经查无此人。中科院的论文发布平台并不是大家熟悉的学术论文出版方,出现在这个平台上的作品一般是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草稿,或者是不打算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诺奖得主的背书更是子虚乌有,约瑟夫森教授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表示自己虽与论文作者有交流,但明确表达过自己看不懂(他的研究),所以不能写推荐信。


另外,这次事件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不过网友在后来的查证中发现,自媒体号的主人就是作者本人,自己称自己将“改写教科书”,着实让人尴尬。


以往民科的套路就那么几个:要么在人群中挂横幅,声称世界欠自己一个诺贝尔奖;要么硬闯科研机构,要和某某教授面对面;要么参加电视节目讲述自己的惊天大发现,去年被热炒的“引力波哥”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引力波哥”郭英森


这一次,“鸟枪换大炮”,“电荷不存在”论文作者不仅利用假身份上传文章,找名教授“碰瓷”,而且娴熟使用新媒体,制造舆论效应。不变的却是同样简单的数理知识、粗糙的逻辑推演、错漏百出的语法、不规范的论文格式,以及妄图一口气挑战经典理论的“雄心壮志”。


然而,“新瓶装旧酒”,民科的双重形象没变:既是被主流科学圈打压的“受迫害者”,也是条件艰苦仍孜孜不倦的“钻研者”


主流科学界和普罗大众对“民科”的理解和情感投射存在巨大张力,这个张力空间主要来自民科们对自己形象的苦心塑造:


一方面,他们是受到主流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排挤和打压,在学术研究上难有立锥之地的“受迫害者”;另一方面,虽然面临困境,条件也很艰苦,但是他们依然苦心孤诣,是孜孜以求的“刻苦钻研者”。


这两个形象在此次“电荷不存在”事件中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当事人凡伟在事后的声明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家庭出身贫寒,立志改变社会,但是痛恨应试教育。高中辍学后自学物理,从硕士课程一直到博士课程,随后开始研究。很快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存在很强的鄙视链,民科受到极大歧视,先后被学术期刊退稿200多次(这也是他后来冒用云南大学科学家身份发布论文的原因)。从他的角度来看,他感受到的是科学界对他的歧视和不公,以及整个社会固化的阶层流动对他的限制和打压,心中一直蕴藏着一股不平之气。


有人拿凡伟的博客文章截图证明他勤奋钻研


这种形象的塑造,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比较典型的观点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没有做任何实质上伤害他人的事情,居然被全中国人口诛笔伐。中国人太缺乏包容心和幽默感”。还有人把当事人凡伟刻苦钻研的形象和名牌大学学生东拼西凑写论文的形象进行对比,表明支持这些“民科”。


然而,同情归同情,但不能被带到沟里。这并不是简单的缺乏包容心和幽默感的问题,冒领假身份上传论文,故意编造知名教授的背书,已经在涉嫌造假,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很多民科确实非常勤奋,也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刻苦钻研,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民科和科学共同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一个零散不成体系,一个有科学积累自成系统。主流科学圈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动不动就给扣上“打压异己”的帽子很不恰当。


面对形象重叠、技法升级的民科,严格管理论文预发布平台,隔离科班教授,都不是最优解


有人把这次“民科闹剧”归咎为论文发布平台审核不严,随随便便就让一篇很不规范的的论文出现在自己的平台,带来很大的误导性。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


首先,建立论文预发布平台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它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加快学术交流的速度(在以往的情况下,一篇论文从评审到最后被读者看到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作者不被抢发(在漫长的评审过程中,相同论文成果可能提前出现)。其次,在该事件中,平台方也很快启动响应机制,对相应的论文进行处理,并且把作者加进不诚信黑名单。不过,平台方确实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可以学习国外的类似平台(arXiv),为了防止质量不高的论文出现,他们会利用算法,对“伪科学”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然后筛选出那些质量不高的论文。


这次事件还暴露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民科们会利用和知名教授的邮件往来来证明自己受到鼓励和肯定甚至背书,这也是他们惯用的伎俩。所以,就有人建议,严肃的科研圈应该远离这些带有“偏执心理”的民科们。很多教授和科研人员也表达出类似的想法,甚至流传“一个物理学者成熟的标志就是不会再去劝民科从良”。其实这样的做法有因噎废食之嫌,虽然在平常的交流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特别极端的案例,但是科学传播依然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完全与之隔离不是妥善解决的方法,相反会加深大众心里两者“水火不容”,甚至刻意打压的印象


整个科学圈可以采取“堵不如疏”的原则,引导“民科”向公民科学家转变


“民科”并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美国也有,他们对待民科的态度值得学习,概括来看,就是四个字,“堵不如疏”。例如,几乎每年的美国物理学会都会为民科设立专门的分会场,只要你的投稿被录用了,就有机会当众发表报告,甚至和一些科班出身的学者一起探讨。


为什么要这样做?曾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粒子与场分会主席的芝加哥大学罗斯纳表示这么做至少有以下好处:使得某些报告人能够得到评论;学生能学会区分良莠;也许有有价值的东西(虽然可能性很小)。其实民科本身能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很有限,但是这背后需要传递一个很重要的理念,那就是自由和相互尊重。


有学者粗略统计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的民科数量


尊重是一方面,引导则更加重要。更进一步的操作就是让所谓的“民间科学家”参与进来,变成“公民科学家”。在国外,“公民科学家”的群体越来越壮大,他们在研究者主导的项目中协助分析和采集数据,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志愿者能够得到机会,参与学习;另一方面,科学家也能从中受益。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公民科学为引导公众切实参与科研和科学思考,同时也为解决棘手、费钱费力的研究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


结语



科学界不是武侠,扬名立万不需要打败现在的武林盟主,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也不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科学家要摒弃道德优越感,加强沟通和交流,科学研究要向公众有所交代。


科学圈应开放交流,引导民科变成公民科学家。喜欢本文,欢迎转发



本期责编 

奚应红  

是小溪不是大海

本期责编

滴血测癌”扭曲公众科学素养 

童星培训如何以“钱”取人

长辈带娃真的难以避免吗?


出品 腾讯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评论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观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